图片 国情国力-第六节-综合国力_手机德州app哪个好-天天下载*

手机德州app哪个好-天天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公选领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历史国情 > >

国情国力-第六节-综合国力

来源::未知 | 作者:手机德州app哪个好-天天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一、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1.国力及综合国力

  (l)国力。国力即一个国家的力量,首先是指经济实力。它是国力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国家经济实力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之和的国民收人;②反映全社会各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之和的国民生产总值;③反映财政实力的国家财政收入;④反映金融实力的银行资金;⑤反映建设力量增强的扩大再生产投资;⑥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2)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国民凝聚力在内的生存力,包括社会、经济、科技、国防各方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包括国家战略目标、国家意志、政治制度、政府素质、调整改革能力在内的协同力的有机结合。

  国际上测算综合国力的方法各不相同。中国学者则是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国力诸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出一个由主方程和30多个子方程组成的微分方程组―“综合国力动态方程”,运用该方程组,根据对不同时期的测算,计算出反映各个时期的综合国力变化和发展的“综合国力指数”指标。

  2.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1)我国的经济实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变化明显。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已增至74772亿元,比1978年的3624亿元扩大近2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8%,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到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从主要产品在世界各国所占位次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进入90年代,我国产量居世界前10名的工业品有:钢、原煤、原油、电、水泥、硫酸、化肥、化纤、棉布、糖、电视机等,其中钢、煤、水泥、棉布和电视机居世界首位。

  (2)我国的综合国力。根据中国学者的“综合国力动态方程”测算,1949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13位;1961年上升到第10位;1962一1969年由于经济出现困难,技术进步受挫,加上其他因素,综合国力呈下降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年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目前已上升到第6位。根据这一方程预测,到2000年前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并把香港、澳门的力量计算在内,我国的综合国力将可能稳步上升到世界第5位。

  二、国防能力的增强

  1.国防政策

  我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立足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国家安全,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国防决策和制定国防发展战略,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自力更生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和发展武器装备。

  (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4)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军队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全面建设,努力建成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加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5)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预备役部队和民兵保持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训练水平。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6)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7)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战争政策、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中国不搞军事扩张,不在国外驻军或建立军事基地,反对军备竞赛。中国支持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所作的努力。

  2.国防力量

  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设有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它的组织体制,按基本组织结构分为总部体制、军兵种体制、军区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设有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科学院是全军最高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中心。国防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院校。国防大学主要负责培训高级指挥人员、高级参谋人员和高级理论研究人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主要负责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专业指挥人才。

  3.国防费

  我国政府对国防费始终坚持严格控制、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国防费预算、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关,对国防费总预算和分项、分部门预算及预算的执行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1998年、1999年和2000年,我国年度国防费分别为934.7亿元、1076.7亿元和1212.9亿元。年度国防费的增加,主要是用于:军队停止经商活动后,保障各项事业正常运转增加的维持费用;退役军官的安置和供养增加的支出;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的情况下,保证军队人员的生活水平能够同步提高,调整军队人员的工资、津贴标准增加的支出;负担驻澳门部队开支增加的支出。
  4.国防科技工业

  我国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国防的基本需要,保障军事装备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基本满足了人民解放军从单一陆军向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的需要。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国家。在常规武器装备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由仿制到自行研制的根本转变,有力地提高了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坚持科教兴业,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军工科研生产,加强与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努力为军队提供性能先进、质量可靠、配套完善的武器装备。同时,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大力推进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充分发挥军工行业的优势,优先发展民用核电、航天、航空和船舶等产业,实现军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全部现金收人,包括经常性收入和一次性收人。居民收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和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我国城镇居民收人一般由六部分构成:(1)职工工资;(2)职工从工作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3)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的收入;(4)城镇居民的其他劳动收人;(5)赡养赠送收入;(6)其他收入。我国农村的农民家庭收人由四个来源构成:(l)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2)经济联合体中得到的纯收人;(3)家庭经营纯收人;(4)其他非生产性收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居民收入层次的变化也不明显。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居民家庭收人层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收人户增加,低收人户减少,人均收人在不断提高,但收人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人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7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2001年实际增长13.4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476元,实际增长4.8%。

  2.居民消费水平

  居民消费水平指平均每个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实现的消费额,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中所消费的各种生活资料的货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在食品消费中,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及某些农民家庭的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向营养型过渡。我国人民正在由温饱型生活方式向小康型生活方式过渡,一部分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2002年全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7.7%,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农村为46.2%,降低1.5个百分点。

  3.居民居住水平

  住宅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资料,是维持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进而从事社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住宅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从“八五”期间的8.1平方米增加到“九五”期间的9.78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均居住面积4.5平方米上升到2000年的13.2平方米。

  四、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较为领先的水平,且富有潜力,前景美好,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1.综合国力提高的有利因素

  (l)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的经济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迅速增加,与美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明显缩小,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市场,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就国际竞争力而言,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据《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统计,1990一1999年,全球5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排第一位,人均GDP累计增长113写。

  (2)人力资源丰富。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我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实力的资源。这是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的最大战略资源优势。

  (3)自然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大国,可使用主要自然资源拥有量占世界的比重,1975年为8.54%,到1998年上升为9.88%,位列世界第二,居美国之后(美国为15.85%)。实际利用主要自然资源亦居于世界第二位。

  (4)资本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迅速上升,并有提高的潜力。

  2.综合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

  我国各种战略资源占世界比重极其不均衡,与其他国家相比只具有单项优势战略资源。我国只有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全球性战略优势;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知识技术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战略劣势。

  五、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主要表现。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采用与2001年相同的评判标准,从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个方面、共314项指标,对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排行。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得分为52.199分,总体排名居世界第三十一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国际竞争力四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经济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稳定,排名一直在第三十位左右,这主要取决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经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说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相当大的潜力。从另外三个方面竞争力看,随着改革的日益深人,中国政府效能竞争力和国家基础结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排名分别从上年的第三十五位和第三十九位上升到第三十位和第三十五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要大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企业效益竞争力方面,中国从1998年以来排名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从而影响了中国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在今后的改革中,如何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是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巫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手机德州app哪个好-天天下载*